中年少女之考研路
2022年12月24日,是548万多莘莘学子的研考日。很荣幸,我这个40+的中年少女也在这五百万大军中,和年轻的学子们一样,去伸手或者跳起来够知识象牙塔的尖端,其过程是如此充实和痛并快乐着。
犹忆去年元月,在结束高级职称评审后,为再次提升自己,同时也给即将来临的中年危机加实竞争筹码,我把以前蠢蠢欲动但一直不敢尝试的在职考研重新提上日程,毅然缴了继续教育学费,开始一整年的备考路。
在职考研最考验人的时间、耐力和毅力。三百六十五个日夜的“学习”——从日常生活的缝隙里挤时间,从正常工作的空档里排时间,从身为人母的责任里压时间,把所有休闲娱乐抠出去,只剩下“背单词”“上网课”“做习题”的循环往复。学习!学习!学习!坐着,保持学习的状态;坐着让你减少了日常的运动量;坐着,让你全身的热量堆积在腰腹部;坐着,降低了你的静息频率,让你昏昏然欲睡后又使劲拍打自己保持清醒……是故,学习者,如山般岿然不动。学习的步伐未曾一刻停留。它穿过繁花似锦的春天,迈过热浪滚滚的酷暑,放慢脚步流连在有些长且舒服的美丽秋季,小心翼翼地挺过疫情防控优化后的冬天。这一路的过程,是完整的,是难以言喻的,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得。
在职考研最深的感触就是:“出来混迟早都要还的。”作为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我,对数学实在是不感冒,当年能避开则避开,但考研时,还是入了数学的坑。连高中数学都没学全,还怎么去冲击高等数学以及综合运用类数学?在第一次数学课堂上,当我们那个留美老师张润楠看到我说没学完高中数学时,顿时生气到公开点名批评我在跟他开玩笑。或许在他轻轻松松、简简单单就能玩转的数学世界里,是绝对没办法想像有我这样的人存在。可想而知,迎考的四门学科中,数学学得最糟糕,提分也极其艰难。如此,便又心生一感悟:在读书的最佳年纪里,就该好好学习,天天向上。学任何该学的,全力以赴,别畏难,别逃避,否则你一时逃脱掉的,将来仍然会迎面碰上,并且以比当年更狰狞的面目在你眼前跳脱和叫嚣,然而你拿它没辙。
考研,也不全是苦呀、累呀、打击之类的不那么友好的体验。至少它让我见识了,有N多人如我般,在职考研。大家在泄气的时候,互相鼓励;在遭受打击时,互相给予安慰,多渠道多途径分享复习资料。这一年我在践行“终身学习”的理念,和那些应届大学生一样,挑战英语六级水平;和那些高考生一样,迎接人生中的“第二次高考”;和家里的那个初三生一样,睁开眼睛,学习,学完既定的任务,睡觉。想一想,顶着中年少女的身躯,思想上却可以如此年轻和富有活力,一种骄傲感油然而生。我骄傲,我是研考生;我更骄傲,我是中年少女研考生。
一年的备考路划上句号,结果不去多想,这一路的真实付出和努力值得自己肯定。接下来或许会继续寻找下一个目标,去不断追求和体验让自己变得更好的生活。这是“新中年人”该打开的生活方式。
(作者 陈少华)
(编辑:陈良和)